“孙宇晨波场币合法吗” 的追问,需穿透创始人个人炒作与技术包装的迷雾 ——从国内监管框架与国际追责事实来看,孙宇晨主导发行的波场币(TRX)及相关活动均属非法,其本人因涉嫌市场操纵、欺诈等行为被多国监管机构调查,境内用户参与任何相关活动均面临资产损失与法律追责的双重风险。
一、国内监管的明确定性:发行与交易全链条非法
我国对孙宇晨波场币的合法性早已给出否定结论,核心依据在于其完全符合 “虚拟货币” 的非法属性。根据十部门联合公告,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而波场币由孙宇晨于 2017 年通过波场基金会发行,初始总量达 1000 亿枚,本质是未经批准的代币发行融资行为,与 ICO 骗局的法律定性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孙宇晨通过波场币构建的生态活动,在国内均无合规空间。无论是诱导用户参与 “质押挖矿” 获取收益,还是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波场币兑换,均属于公告明确禁止的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2025 年杭州某用户因协助转移波场币涉案资金,被以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的案例,正是对这类行为非法性的直接印证。即便孙宇晨本人已规避至境外,境内用户参与其主导的波场币活动,仍需承担法律后果。
二、孙宇晨行为的违法本质:操纵市场与欺诈的铁证
孙宇晨作为波场币的核心主导者,其一系列操作已被国际监管机构证实涉嫌违法,进一步凸显波场币的非法底色。美国 SEC 于 2023 年对其提起诉讼,指控其通过控制的两个账户进行超 60 万次 TRX 虚拟交易,人为制造交易活跃假象,同时隐瞒报酬诱导林赛・罗韩等名人推广代币,非法获利达 3100 万美元。这种 “洗售操纵 + 虚假宣传” 的组合套路,在我国《刑法》中已涉嫌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与 “诈骗罪” 的竞合。
更值得警惕的是,孙宇晨主导的波场生态还被指为非法资金提供通道。其控制的交易所 Poloniex 被曝通过自动化系统绕过身份审核,为非法资金流动提供便利,甚至涉嫌与恐怖组织有关联。而波场币因转账速度快、匿名性强的特点,在国内已成为洗钱犯罪的重要工具,2025 年央行监测数据显示,超 20% 的虚拟货币洗钱案件涉及波场币流转,这与孙宇晨刻意弱化监管的运营策略直接相关。
三、国际追责与境内风险的联动:规避监管难掩违法事实
尽管孙宇晨通过获取多国国籍、谋求外交身份等方式试图规避追责,但其主导的波场币活动仍面临持续监管压力,且风险已传导至境内用户。2025 年 2 月,美国 SEC 与孙宇晨方虽寻求暂停诉讼协商解决方案,但这并非对其行为合法性的认可,而是司法程序中的阶段性调整。更值得关注的是,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已向美国司法部提供孙宇晨的犯罪证据,预示其面临的追责风险进一步升级。
对境内用户而言,孙宇晨的境外规避行为反而加剧了资产风险。由于波场币的发行与交易完全由其个人团队操控,缺乏任何合规监管,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或监管抓捕等情况,境内用户的波场币资产将瞬间清零,且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2024 年孙宇晨个人负面新闻曝光后,TRX 单日暴跌超 20% 的案例,已充分暴露这种 “个人 IP 绑定代币” 的极高风险性。
四、本质认知:非法金融工具的典型样本
孙宇晨波场币合法吗?答案清晰且明确:无论是从国内监管定性,还是从孙宇晨本人涉嫌违法的事实来看,波场币均属非法金融工具。其所谓 “去中心化金融创新” 的包装,不过是孙宇晨实施市场操纵与资金收割的幌子,与 “比特神盾 APP” 等诈骗载体的本质逻辑一致 —— 均通过虚构价值骗取用户参与。
对比此前对波场币属性的分析可知,孙宇晨的违法操作并非个例,而是波场币这类虚拟货币的必然产物 —— 脱离监管的代币发行,终将沦为少数人的敛财工具。对用户而言,认清孙宇晨波场币的非法本质,需摒弃 “名人背书 = 安全合法” 的误区,牢记核心底线:任何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均不受法律保护,远离孙宇晨及其主导的波场币,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