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丁币被公安局查了吗?多地立案侦查与骗局拆解

 

“奥拉丁币被公安局查了吗?” 这一问题随着 2025 年 8 月警方通报给出明确答案:奥拉丁币相关犯罪团伙已被立案侦查,3 名核心成员落网,国际刑警正追捕境外涉案人员。这场覆盖 115 万投资者的虚拟货币骗局,在多地监管预警后正式进入司法打击阶段,其查处过程与案件特征为识别同类骗局提供了关键参照。

一、立案实锤:多地警方联合出手的查处脉络

奥拉丁币的查处并非偶然,而是监管部门与警方联动打击的结果。早在 2025 年 9 月,江西南康区政府就发布风险提示,明确指出 “奥拉丁” 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紧随其后,希财舆情宝披露核心案情:浙江、广东警方已对奥拉丁项目立案,经查实该项目实为庞氏骗局,通过 “DeFi 3.0 革命”“1 美元国库托底” 等虚假宣传吸引资金,最终因控盘砸盘导致币价暴跌 70%,投资者本金无法提现。

目前案件已取得阶段性突破:3 名境内核心成员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刑事拘留,其伪造的 “暗网团队操盘” 背景被彻底戳穿 —— 所谓 “海外技术团队” 实为境内人员雇佣的外籍演员。针对逃往境外的 2 名主要操盘手,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资金追踪工作同步推进,部分被转移至境外的虚拟货币资产已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锁定。

二、查处关键:资金盘骗局的核心罪证链

警方立案的关键依据,是奥拉丁币完全符合虚拟货币诈骗的犯罪构成:

  1. 虚假包装证据:技术审计显示,奥拉丁币代码自发行后无任何更新,所谓 “智能合约安全审计报告” 系伪造,与 PlusToken 骗局中伪造海外背景的手法如出一辙。
  2. 传销模式实锤:该项目设置 “质押返利”“层级分润” 机制,要求投资者缴纳虚拟资产获取加入资格,以发展下线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层级最多达 12 级,完全符合《刑法》中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认定标准。
  3. 资金侵占铁证:专案组通过链上数据分析发现,项目方通过 “预挖” 代币套现 2.3 亿元,用于购买豪车、豪宅等挥霍,与石狮市查处的虚拟货币传销案中 “无实质经营、靠后入资金兑付收益” 的特征高度吻合。

三、后续进展:追赃挽损与投资者警示

当前案件已进入补充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参照 PlusToken 骗局的办案经验,提出 12 条补充侦查意见,重点围绕 “资金流向追踪”“层级架构梳理”“涉案人员责任划分” 三大核心展开。警方正通过跨境司法协作,追查被转移至东南亚的涉案资金,目前已冻结关联银行账户 47 个、虚拟货币钱包 23 个,初步追回资产折合人民币 1800 余万元。

对投资者而言,需明确两点:一是及时报案登记,携带交易记录、转账凭证等材料到户籍地派出所报案,为后续追赃分配提供依据;二是正视风险,我国法律明确虚拟货币交易损失自行承担,但参与传销、诈骗的资金可通过追缴赃款返还,区别于普通投资亏损。

奥拉丁币被立案查处,再次印证 “虚拟货币骗局必被查” 的规律。从 PlusToken 到奥拉丁,警方与监管部门已构建起 “舆情监测 — 风险提示 — 立案打击 — 追赃挽损” 的全链条防控体系。这一案例警示:任何披着 “区块链” 外衣的高收益骗局,终将在法律重拳下暴露原形,投资者切勿抱有 “侥幸回本” 心态,远离虚拟货币交易才是根本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