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NA 虚拟币的价格轨迹堪称加密市场的 “过山车标本”,从数百亿美元市值的 “币圈茅台” 跌至近乎归零,再到分叉后形成双币并行格局,其价格波动始终与机制缺陷和市场信心深度绑定,充满风险警示意义。
2022 年是 LUNA 价格的 “冰火两重天”。4 月,其价格攀升至 119.55 美元的历史峰值,总市值突破 410 亿美元,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五,这背后是市场对其算法稳定币 UST 套利机制的狂热追捧。但仅一个月后,UST 与美元脱锚引发连锁反应,为维持锚定关系,LUNA 被无限增发,短短一周内价格从 87.78 美元暴跌至 0.003 美元,最终跌至 0.00018 美元,趋近于零,数百亿市值灰飞烟灭。这场 “死亡螺旋” 中,韩国 20 万投资者血本无归,有人毕生积蓄一夜归零,甚至引发极端情绪。
崩盘后,创始人 Do Kwon 提出分叉方案,Terra 链分为旧链(代币更名为 LUNC)与新链(代币仍为 LUNA)。旧链 LUNC 曾在 2022 年 9 月因 “烧毁费用” 提案获币安支持,价格一度暴涨 520%,从 0.00008511 美元升至 0.00044306 美元,但缺乏价值支撑的涨幅难以持续,随后回落至低位震荡。新链 LUNA 则长期在 1-2 美元区间波动,截至 2025 年 10 月,价格约 1.82 美元,较旧链巅峰已不值一提,且市场关注度持续低迷。
价格崩塌的核心根源在于机制缺陷:LUNA 与 UST 的平衡完全依赖市场预期,无真实资产抵押,当 UST 脱锚引发挤兑,增发 LUNA 的救市手段反而形成 “越增发越贬值” 的死循环。这种 “无资产支撑的伪创新”,与 2025 年 USDe 脱锚后凭借超额抵押快速复苏形成鲜明对比,印证了其价值基础的脆弱性。
特别提醒:我国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为非法金融活动。LUNA 从巅峰到崩盘的历程,暴露了加密货币的极端投机性与风险性。无论是旧链 LUNC 的短期暴涨,还是新链 LUNA 的低位震荡,均不具备真实投资价值。请坚决远离虚拟货币交易,切勿被价格波动诱惑,避免重蹈 “一夜暴负” 的覆辙。
 
                





















